共计 100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台湾天坛庙
|
台湾天坛庙(台湾首庙天坛):
- 历史起源 :
- 该庙原址本来是郑氏王朝政府官员奉明正朔、筑台祭告上天的平坦空地。相传 1661 年 12 月郑成功占领台湾后,官方的祭天天坛即设于“鹫岭”(该小山丘即为台南天坛现址),此地成为郑氏王朝统治者每年祭祀上天的场所。
- 1683 年明郑灭亡后,该坛现址不再举行官方祭仪,但民间轮值天公炉活动仍依例举行。到 1850 年代,因台湾移民渐多,教众增加,当地仕绅研拟于原天坛现址建庙安置天公炉。1854 年,台南市官民共同集资兴建庙宇,于同年 8 月动工,隔年完工。
- 建筑格局 :
- 整体为三进三开间带两廊的格局,较为宏伟。
- 建筑细节方面,殿外有龙形照壁,正殿为重檐歇山顶,后殿为双斜坡硬山单檐式屋顶,各殿均有起翘燕尾、屋架和斗拱。
- 庙内有多对龙柱,龙柱的年代从清代至今都有,如正殿龙柱完成于清同治年间,八仙献瑞和鲤跃龙门的图案雕工精细;前殿龙柱是清咸丰年间的作品,神韵逼人、简单朴实;后殿龙柱为清咸丰年间所刻,瘦长的柱身,平贴在柱面上的龙头加上龙须伸展的弧度,具有艺术之美。
- 特色 :
- 宗教特色 :是台湾唯一官民合建的神庙,也是台湾唯一以牌位代替神像祭祀玉皇大帝的神庙。
- 文化特色 :与传统中华文化紧密相连,其祭祀仪式和信仰传统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延续和体现。比如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的“天公生”祭典,是当地重要的宗教文化活动。
- 匾额特色 :遍布庙内的“憨番”雕刻及高悬屋桓的“一”字匾颇为罕见,该“一”字匾与台湾府城隍庙的“尔来了”匾、竹溪寺的“了然世界”匾合称“台南三大名匾”。
- 宗教地位 :
- 现址为主祀玉皇大帝的道教庙宇,在台湾道教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台南人的信仰中心。在台湾民众的宗教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逢重要节日,都会有大量信徒前来朝拜。
- 文化活动 :
-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的“天公生”是该庙最盛大的庆典活动,祭典从零时起至凌晨 4 时左右止,仪典盛大隆重。届时民众会相继前来朝拜,人潮将庙里庙外挤得水泄不通。
- 庙方还会举办一些其他的宗教法会和文化活动,如点灯祈福等。
- 保护情况 :
- 该庙于 1862 年、1893 年、1949 年、1982 年及 1996 年经过规模大小不一的整修。
- 1985 年,台湾当局将其指定为三级古迹,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管理。
-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 :目前尚未找到明确的历史名人对台湾天坛庙的专门评价记载,但从其在台湾宗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历经多年的修缮和保护可以看出,它在台湾民众和宗教界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价值。
正文完
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